| podfitsresources | pod的适应资源:检测节点上的剩余资源,是否满足pod请求的资源(主要是CPU和内存) | |
| podfitshost | pod适应主机:如果pod指定了一个node的name,指定节点后,来检测主机名是否存在,存在要和pod指定的名称相匹配,这才能调度过去 | |
| podselectormatches | pod选择器匹配:创建pod的时候可以根据node节点的标签来进行匹配,查找指定的node节点上标签是否存在,存在的标签是否匹配 | |
| nodiskconflict | 无磁盘冲突:确保已挂载的卷和pod的卷不发生冲突。如发生冲突,会重新选择一个节点部署,除非目录是只读目录,只读目录会直接覆盖 | |
| 如果预算策略无法满足,pod将始终处于pending状态,不断的重试调度,直到有节点满足条件为止 | ||
| 优先策略: | ||
| leastrequestedpriority | 最低请求优先级:通过算法计算节点上的CPU和内存使用率,确定节点的权重,使用率越低的节点相应的权重越高,调度时会更倾向于使用率低的节点,实现资源合理的利用 | |
| balanceresourceallocation | 平衡资源分配:CPU和内存的使用率,给节点赋予去昂走动,权重是CPU和内存的使用率接近,权重越高,和上面的leastrequestedpriority最低请求优先级一起使用 | |
| imagelocalitypriority | 节点上是否己经有了要部署的镜像:镜像的总数成正比,满足的镜像数越多,权重越好,调度时优先级就越高 | |
| 通过预算选择可以部署的节点,再通过优先选择出最好的节点,以上的策略都是自动的,scheduler自带的算法,k8s集群自己来选择 | ||


②指定了节点,在参数中设置了nodeName,指定了节点的名称,会跳过scheduler的调度策略,这个规则是强制匹配


③创建节点标签:kubectl label nodes master test1=a

④查看已经部署的服务选择的标签:kubectl get deployments.apps -o wide

⑤根据指定标签部署pod:

⑥指定节点标签部署pod,要经过scheduler的调度算法,如果节点不满足条件,pod会进入pending状态,直到节点满足条件为止

⑦修改标签值:kubectl label nodes node1 test=3

⑧删除标签值:kubectl label nodes node1 test-

| 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软策略 选择node节点是,声明了最好能部署在node1,软策略会尽量满足这个条件,不一定会完全部署在node1节点上 |
| requi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硬策略 选择pod时,声明了node1,选择硬策略,必须满足硬策略的条件,必须部署在node1,强制性要求,根据节点的标签匹配 |
| 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软策略 要求调度器将pod调度到其他pod的亲和性匹配的节点上,可以是,也可以不是,尽量满足,不是一定满足 |
| requi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:硬策略 要求调度器将pod调度到其他pod的亲和性匹配的节点上,必须是 |
| 标签,都是根据标签来选择亲和性 | |
| In | 在,选择的标签值在node节点上存在 |
| Notin | 不在,选择label的值不在node节点上的 |
| Gt | 大于,大于选择的标签值(只能比较整数值) |
| Lt | 小于,小于选择的标签值(只能比较整数值) |
| Exists | 存在,选择标签对象,值不考虑(不能使用value字段) |
| DoseNotExist | 不存在,选择不具有指定标签的对象,值不考虑(不能使用value字段) |




②Notin策略(不能有标签为test1的节点)


③Gt策略



④Lt策略


⑤Exists策略


⑥DoseNotExist策略


(7)node的亲和性之软策略


(8)node的亲和性之多个软策略、看权重




②第二种


③第三种


④第四种


⑤第五种


⑥第六种


⑦第七种


7、pod的亲和性和反亲和性
| pod和node的亲和性 | |||
| 调度策略 | node的亲和性 | pod的亲和性 | pod的反亲和性 |
| 匹配标签 | 主机标签 | pod的标签 | pod的标签 |
| 操作符 | In NotIn Exists DoesNotExsit Gt Lt | In NotIn Exists DoesNotExsit | In NotIn Exists DoesNotExsit |
| 拓扑域 | 不支持 | 支持 | 支持 |
| 调度目标 | 指定主机 | pod和指定标签的pod部署在同一拓扑域 | pod和指定标签的pod部署在不同拓扑域 |


②创建节点标签

③配置deployment


④第二种








⑥软策略: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


(3)pod的反亲和性(使用较少,类似于亲和性的NotIn)


| NoSchedule | k8s不会把pod调度到这个节点上 |
| PreferNoSchedule | 此类型的污点,尽量避免把pod部署在改节点上,不是一定(master节点的污点一般就是PerferNoSchedule) |
| NoExecute | 此类型的污点,k8s将会把该节点上的pod全部驱逐,而且也不会调度到这个节点 |
| ①基于控制器创建的pod,虽然被驱逐,会在其他节点重新部署 ②自主创建的pod会被直接杀死 | |







| * 节点服务器需要维护的,服务器关机,节点上pod将会失效。在工作中,主要部署pod的方式是控制器部署、deployment部署最多。一旦节点设置为驱逐,控制器创建的pod会在其他节点重新部署,NoExecute主要用于:资源回收或节点维护 |
| * 使用NoExecute,所有的pod都会被驱逐,所有的一切都会被驱逐,kube-proxy属于组件pod,依旧存在 |
| * 不论创建方式是什么,都会被驱逐,系统集群组件不会被驱逐 |











| ①多个master节点:kubectl taint node master节点名称 : node-role.kubernetes.io/master=:PreferNoSchedule尽量不往master节点上部署pod,但是不是一定的,防止资源浪费,自定义一个标签。 |
| ②业务维护: node2需要维护2小时,但是这个节点还有业务pod在运行,就需要把这个节点的污点设置为:noexecute,部署pod一般都是使用deployment部署,会在其他的节点重新部署,并不是被杀死,自主式的pod会被杀死。一旦节点恢复,一定要把污点删除 |




| drain | 驱逐,标记node节点为不可调度,然后驱逐pod |
| --ignore-daemonsets | 无视daemonset部署的pod,此类pod还在节点上 daemonset部署的一般是重要的后台运行的、系统pod,所以不动 |
| --delete-local-data | 有本地挂载卷的pod会被强制杀死 |
| --force | 强制释放不是控制器管理的pod(不是控制器管理的pod会被杀死) |


